《731》曝光两则新预告,尺度要比30年前更大,导演耗费11年心血打造
本来9月份就是一个相对较冷的档期,再定档在周四这个“片方都想躲开”的日子,但对于《731》来说,这一切都不是事情了。
本来9月份就是一个相对较冷的档期,再定档在周四这个“片方都想躲开”的日子,但对于《731》来说,这一切都不是事情了。
本来9月份就是一个相对较冷的档期,再定档在周四这个“片方都想躲开”的日子,但对于《731》来说,这一切都不是事情了。
1100万预售、99.5%排片、430万人想看,这些数字把《731》推上风口浪尖。
【声明: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,属官方公益账号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,请联系我们。我们将及时更正。谢谢】
《731》这部电影最近讨论度很高,上映日期选在9月18日,也颇有深意,九一八事变,日本开始全面侵华,而731部队的暴行,可以说是那段黑暗历史的一个缩影。电影讲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的事,日军知道败局已定,却还在疯狂地进行那些惨无人道的实验。
有人连夜抢票,有人直接包场,还有人把爸妈、孩子、爷爷奶奶全塞进同一场,理由是“这段历史,得全家一起记住”。
当日历翻到 9 月 18 日,全国影院的排片表几乎被同一部电影承包 ——《731》的红色购票按钮在各大平台被点到发烫,预售 45.7 万的数字还在跳动,有网友晒出影院排片截图笑称:"今天想看别的电影?得先问过历史同意不同意"。
1998年的哈尔滨平房区,731部队遗址广场的风裹挟着半个多世纪的寒意。77岁的李凤琴颤巍巍举起一张泛黄的报纸,报纸边缘早已被反复摩挲得卷起毛边,头版刊登的遇难者名单里,那个她念了一辈子的名字——李鹏阁,像一把生锈的锥子,猝不及防刺穿了岁月的结痂。她站在广场中
电影《731》即将于9月18日上映,在倒计时10天之际,导演特辑上线。赵林山说,从最初选题、远赴日本取证,到行程规划、剧本打磨,再到拍摄后期与上映筹备,主创团队用11年时光,只为让历史真相精准呈现。
731,这三个数字,不只是电影名字,也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痕。
影片聚焦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,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,他们假借“给水防疫”之名,然而暗地里做的事情却是细菌战的研究。
这部电影聚焦于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为幌子,哄骗中国老百姓,暗中开展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,如:冻伤实验、毒气实验、活体解剖等。
太多观众关注电影《731》,因为这部电影肩负着使命。近日电影发布了新预告,看得人十分震撼,让观众看到了侵华日军的丑恶嘴脸,揭开了那段令无数中国人愤怒的历史。
电影院里一片漆黑,只有银幕上闪着寒光。零下30度的低温实验室里,中国受害者被捆绑在木桩上,日军用高压水枪冲击其裸露的手臂,直至肌肉组织冻成紫黑色,再用铁棍敲碎。后排传来观众压抑的抽泣声,有人不自觉地用围巾缠紧了自己的脖颈。
“口碑最强暑期档”的大盘最终定格在119.66亿,比去年仅仅多了三亿多,整体水平仍旧是倒退回了十年前。
电影《731》预售都开始一周了,票房数据直接吓到我——排片占比超过99.7%,想看人数都快到430万了。
一部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,就已经被冠以“年度现象级”的称号,这本身就是一件奇事,首日排片占比直接冲破99%,影迷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电影的期待,而且也是人民难以估量的愤怒,电影《731》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。
《731》预售票房突破1100万,首日排片占比高达99.5%,这样的成绩无疑证明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。但在一片叫好声中,作为影迷,有些话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的影片,目前来看,存在着三点不容忽视的隐患。
电影《731》由赵林山执导,姜武、王志文、李乃文、孙茜、冯文娟等人联合出演。公开信息显示,该片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,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,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。
这部电影讲的是1945年的事,那时候抗战马上就要胜利了,但日军731部队还在哈尔滨搞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。他们对外宣称是搞“给水防疫”,实际上呢?拿中国人做活体实验。